Page 102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102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现,该学习环境可以使师生双方自主开展教学与学习任务,学生处于网络平台的
另一端不受地理位置和时间限制,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学习打卡。这种教育模式
由针对师生的教学管理系统、针对学习资源获取的资源库系统、针对学生学习结
果测评的学习评价系统等几部分组成,这些系统的存在为在线网络教育提供了技
术支撑。在线网络教育以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为基础,在具体运行时可以依托自然
语言的形象处理、人机界面的充分交互、虚拟现实增强技术等传递教学内容,通
过智能技术的参与让学生充分感受与物理实体的互动,增强学习体验与实景感受。
总体来看,现代教育技术正在不断丰富着中国高校网络教育的渠道和形式,
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必须迈出的一步且都应该看作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
中国高校教育事业带来的积极意义,符合教育技术发展初衷并有利于高校教育技
术改革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第三节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主要伦理问题
(一)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技术应用不公伦理问题
当前技术应用不公现象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体现主要为高校教育“硬
技术”与“软技术”的应用配置存在一定的属性差异从而隐形地拉大着不同高校
间的技术应用不公。
1. 高校技术伦理教育失衡问题
不同高校在对教师技术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评价指导负面力度各异,在对教师
技术应用手段规范性的指导也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因素都在间接地催生着教育技
术应有不公问题。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伦理教育大多局限于工程伦理课程,在
对师生教学技术手段规范性指导方面的讲座或者课程开设存在严重滞后,这种高
校课程设置的差异模式也阻碍着高等教育领域的公平化进程。多数高校运用技术
手段开展教学的学科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方面,而在思想政治等公共性质的课程中
体现不够充分,不少学生认为任课教师较少对过度依赖技术工具的学生开展个别
教育,高校教师未能充分发挥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在依据学科属性或者教学内
容差异层面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指导存在不足。我们提倡的教育技术应用公平是要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