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6 - My FlipBook
P. 296

第十章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跟踪审计




                 一、固定资产跟踪审计的特点及制约性

                 (一)固定资产跟踪审计的特点

                 1. 实时性
                 跟踪审计是一种动态审计,在开展跟踪审计时,审计人员的工作贯穿了固定资产投资
            决策到项目竣工的整个项目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以各种法定和

            预定的通知形式等方式督办落实整改,既有利于规范固定资产的项目和效益管理,又能有
            效的降低审计组织部门的审计风险和危机的概率。

                 2. 技术性
                 跟踪审计是跨学科人才要求更多、驻场时间资源投入更多的审计,需对固定资产从开
            始决策到竣工所有核心环节中的重点内容开展监督。既要掌握监督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工程、

            建筑和造价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流程规范,又要掌握会计准则以及各类内部控制理论、措施;
            既要能具备常规的资料判断能力,还需要掌握一定的 IT 知识和处理能力,特别是面向目
            前流行的大数据审计的知识架构和规划管理能力,综合利用这些能力,审计人员才能真正

            胜任相关的工作;没有这些能力和知识,审计人员是无法高效完成监督工作的。
                 3. 功能性
                 审计是公共资源供应的一种形式,它必然会引发对效用的期望和实现。跟踪审计同样

            具备专业监督、第三方看管式的服务、建设监视等职能,在开展跟踪审计的过程中,结合
            内部控制、概预算、会计准则等专业技能,审计人员能从造价、预算等相关的审计监督,

            从而有效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疑点,经专业取证后形成报告,监督相关
            参与方做好纠改。
                 (二)固定资产跟踪审计的制约性

                 固定资产投资跟踪审计,意味着审计资源的大量投入,跟踪审计在天然上就存在着成
            本等方面的制约性,主要有三方面:

                 1. 成本性
                 不可否认跟踪审计有利于预防、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但跟踪审计意味着审计部门需
            要派出更多的审计人员在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过程中进行实时监督,这就意味着跟踪审计是

            一个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的审计模式。
                 2. 选择性
                 这意味着公共资源稀缺性引发的竞争性与功能性的高期望之间的矛盾调和,意味着每

                                                                                              287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