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My FlipBook
P. 87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6. 来源丰富性
行政事业单位获得无形资产的渠道比一般企业更为丰富,包括来自单位经政府采购购
置、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授权及配发、行业系统内部调配、自创研发、购销硬件设备时配
装等。..
二、行政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一)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不准确
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确认。行政事业单位研究开发形成的知识产权管理不完善,没有将
专利成果列入无形资产核算,而是直接费用化,导致无形资产流失。科研项目自行研发的
无形资产,财务部门不能及时掌握无形资产的研发进展,无法合理确认无形资产是否已经
形成,而业务部门因缺乏无形资产管理意识,存在漏报无形资产的情形。究其原因,主要
是因为财务、资产管理人员与业务人员的沟通不畅,以及意识上对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不
高自行研发
无形资产的成本归集问题。在政府会计准则第 4 号无形资产中,要求对无法区分研究
阶段和开发阶段的自行研发项目,已经取得无形资产的,将注册费、律师费等零星费用作
为无形资产的认账价值。实践中有些专利权在认账时研发成本无法可靠估计,将专利申请
费或专利年费作为无形资产入账金额,存在不合理性。因为对最终形成专利的零星费用进
行核算,不能准确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后期摊销的费用也会不准确。究其原因,是
因为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形成周期长、成本确认复杂,准则中强调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成
本归集的起点应该是进入开发阶段时点,而在实践中不容易明确划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或者由于内部控制不当,在形成无形资产之前存在跟踪管理的断档。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摊销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忽视公允价值变动
情况。无形资产的价值与固定资产的消耗性不同,很多无形资产可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或
者日常维护逐渐升值。如信息数据资产的价值可能会伴随收集的数据数量变化逐渐增加,
导致账表价值与市场价值存在较大差异,降低了政府财务报告的有效性和相关性。同时,
行政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等方面存在偏差,导致成本费用等会计信息不能准
确估计,不利于科学编制预算,影响资源的有效分配。
(二)无形资产未真正纳入单位财务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扩展,无形资产
越来越被社会经济领域和行政管理领域广泛认同。但行政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
和资产管理与现实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很多单位甚至未将在用的典型的无形资产纳入财务
管理核算范围。
(三)无形资产实物与账面价值不相符的矛盾突出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日益加强。用财政资金开发和利用的各类计算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