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My FlipBook
P. 88

第三章 资产管理

            机软件已成为行政职能运行、公共事业管理、社会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等部门的重要工作手

            段和技术工具,这些软件小则几万,大至几百万。政府行政事业部门重视系统工程的开发
            维护和科技水平的稳步提升,日常工作中的科技含量比重越高,无形资产的成分就越多,
            系统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的资金投入也会逐年递增。无形资产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

            的进步,及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管理完善,其价值越来越大,往往会超过软件开发和系
            统硬件设备的价值。无形资产实物与会计账面价值不相符合的矛盾也会日益凸显。
                 (四)无形资产后续维护面临贬值风险

                 在无形资产的实际使用中,各单位都需要对其进形成有效的维护,保障无形资产正常
            运行使用,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行政效能。以软件资产调查为例,部分单位对所使用的
            各类办公软件、杀毒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网管软件及专业业务软件,都安排单

            位信息管理中心及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升级维护;各单位的财务软件均由单位联系软件供应
            商进行升级维护。但很多单位的多项软件资产从购置至今未进行过升级,导致功能模块单

            一,运行速度缓慢,极不适应单位发展和管理的需要。一些单位的软件是由上级部门统一
            配发,单位只是使用,在软件日常管理和维护方面不作为。而无形资产受自身较强的时效
            性和不确定性的制约,若得不到及时的更新维护,就面临贬值的风险。

                 (五)单位内部缺乏专门有效的管控机制
                 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中,很多单位对无形资产的关注和管理都是空白,没有专门针

            对无形资产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有的单位仅仅依靠财务部门对个别无形资产
            进行简单的登记管理,未能实现财务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双重监管,无法保障无形资产的
            安全和规范管理,无法更好地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行服务。
                 (六)无形资产内部控制不健全

                 首先,无形资产盘点薄弱。在实践中存在重视实物盘点而忽视无形资产盘点的现象,
            或者在盘点过程中只梳理账面的无形资产数目,可能会弱化对实际无形资产情况的掌握。

            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同时资产的盘点人员多为单位的财务部门或者后勤部门,因此,
            对业务相关的无形资产具体情况无法准确辨识。其次,对无形资产的费用归集、登记入账、
            使用管理、升级维护、清查处置、投资收益等,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最后,行

            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中重视对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的信息披露,但是对除土地情况外的
            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缺乏具体有效分析,导致无形资产管理游离于上级监管之外。

                 (七)无形资产绩效评价体系缺失
                 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起步较晚,且大都是针对国
            有资产方面的绩效评价研究,而对行政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绩效评价的研究较少。2019 年

            财政部在课题研究中将资产绩效评价体系分为三个层级,但是因为可操作性不强,并没有
            得到推广应用。2021 年国管局在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工作,但是考

            核指标大部分是针对有形资产设置的,无形资产的绩效评价指标存在缺失。无形资产绩效
                                                                                               79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