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My FlipBook
P. 89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评价体系的薄弱,不利于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的有效监督,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国

            有资产的流失。....

                 三、无形资产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无形资产管理观念滞后

                 意识薄弱无形资产的无形性和管理中过分注重稳健,导致人缺乏无形资产管理的观念,
            偏重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无形资产的管理,和那些易识别、价值表现较明显的典型无形资

            产的管理,忽略或遗漏某些非典型的无形资产管理。
                 (二)无形资产自身的特点给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无形资产因其“无形”且种类繁多,表现各异,来源渠道丰富,远比有形资产管理难

            度大。尤其是某些行业和部门自建和研发的、用于服务本部门事业的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
            如特殊软件、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等,以及单位接收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随同一些硬件设

            备调拨、配发的软件资产,这些无形资产存在形式特殊,价值难以量化,不容易被估算,
            是无形资产管理的难点。
                 (三)无形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亟待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保护无形资产方面已制定了许多政策法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
            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
            能够良好接轨。但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规则、会计制度、基本建设会计制度等对

            无形资产的确认、核算、管理、移交、处置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四)存在专业型人才壁垒
                 无形资产的管理对专业性人才的要求很高。有些单位缺乏这类专业型人才,在技术管

            理的层面,无法对无形资产做出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维护。以软件资产为例,有些单位只
            能依赖软件资产的提供商或者计算机技术服务提供商,有些单位则过分依赖于上级主管部

            门,对某些在用软件进行故障排查、升级维护,虽然也能取得预期效果,但是其过程中的
            安全性、保密性和及时性会大打折扣。
                 (五)缺乏无形资产维护和增值意识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一方面,很多单位的领导层在决策过程中不考虑其决策对无形资
            产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单位领导很少会基于无形资产维护和增值而采取相关的决策。

            单位无形资产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认可和利用,就无法明确地体现和增值。如某些单位在
            购置软件资产时,一味地考虑节约成本,在对软件配置时选择的功能模块单一,导致软件
            缺乏后续升级的空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凸显了运行和维护困难,无法充分发挥辅助行政

            办公的效用。





          80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