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My FlipBook
P. 91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产档案管理制度、无形资产清查和报告制度等。
(四)进行科学分类管理
对无形资产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管理,目的是为了对客观存在的无形资产进行正确的
认识和界定,发掘无形资产资源之间相近的属性,避免管理中出现遗漏或重复。分类方法
主要有:
按无形资产的保护期限可划分为有期限无形资产和无期限无形资产。有期限的无形资
产是指法律或合同规定最长有效期限的无形资产,无期限无形资产一般没有具体规定的有
效期限,如技术规范、技术指标等。
按取得形式和来源可划分为购入无形资产、调入无形资产和自创无形资产。
按是否有法律保护,可划分为法定性无形资产和非法定性无形资产。如专利权、著作
权等属于法定性无形资产,专有技术、部门自创自用的计算机软件等属于非法定性无形资
产。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管理方式的不尽相同,对无形资产的分类方式也不仅
局限于以上形式,但分类的基本原则是能够满足单位财务管理、使用监督管理的要求。
(五)配备专职的无形资产管理人员
当前现实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不能依靠单一的财务部门及人员,仅仅在财务管理的
层面上对无形资产进行管控,要加强无形资产专门管理机构的建设,尽快培养专职的无形
资产管理人员,对单位内部无形资产全面评估,使之量化,并且登记入账,更要有一批懂
法律、懂技术、懂经济,会分析研究和开拓创新的人才,为无形资产的维护、升级、保值
增值提供有力保障。
(六)多种监督机制相结合
充分利用国家法律、法规监督,采取政府监督、内部监督、国家审计监督、社会中介
组织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将单位无形资产纳入监管范围,在国
有资产保全、国有资产流失举报、国有资产清查等工作中对无形资产予以充分的关注。单
位内部应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将无形资产管理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民主管理,
建立健全无形资产保值、增值、流失的责任制。国家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
应规范操作,在工作中实事求是地进行审定、评估、核实和清算。
(七)优化无形资产管理信息平台
完善信息平台无形资产管理模块。丰富信息平台的内容和流程,记录无形资产的全生
命周期信息。如新增资产配置预算文件、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佐证材料、无形资产升级维
护记录,无形资产盘点详细记录、无形资产相关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结果记录等。设置
无形资产的绩效评价分析功能,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无形资产的动态监控和绩效评价,减少
人工进行的主观绩效评价。智能生成相关查询统计报表,如无形资产变动情况表、无形资
产成本费用分摊表等智慧报表。开发手机客户端,及时将重要信息提醒推送到经办人的手
机客户端,尤其是在客观环境影响下,手机客户端可以为居家办公带来便利,也方便出差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