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1 - My FlipBook
P. 181
第七章 民营企业经营全面预算管理
依据的大部分信息是由业绩受到考核的部门人员提供的,这些员工可能为了自身
利益而有意提供虚假的预算数据,从而违背道德标准。例如故意降低预算,使自
己能轻易完成目标从而得到奖励;削减必要的但对企业短期经营成果不会造成明
显影响的开支以达到成本预算目标;故意提高预算金额以使下年度的工作留有余
地;在年度终结的前几天用尽所有预算,以使下年度的预算金额有保障等。这些
做法在短期内可达到业绩目标,但从长期来看,将会严重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
2. 信息与沟通风险
信息风险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的不健全使得
预算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风险。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对于企业预算业务的控制有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定预算计划与执行预算计划的过程是一个信息相互传递与
沟通的过程,需要管理者与操作者之间进行相互沟通。由于预算的编制是一个从
下至上和从上到下相结合的过程,首先需要下级人员上报各具体项目的预算数据。
因此,上下级人员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可能导致编制的最终预算指标对
下级人员而言可以较轻松实现,不利于对下级人员的管理及业绩的考核与评价,
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预算松弛现象。信息
沟通机制与反馈机制的不健全,使得预算业务的执行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
有效地反馈给管理者,预算执行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及产生的预算与实际的差异无
法得到及时的分析与解决,导致预算调整的滞后,严重影响预算目标的实现。
3. 预算过程风险
企业预算过程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三个环节。这几个环节是
整个预算计划的关键部分,该部分产生的风险最多。因此,对这一过程产生的主
要风险进行明确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企业成功实施预算的基础。
(1)预算编制风险
预算编制环节是预算实施的起点,因此识别该阶段的主要风险相当重要。预
算编制环节包括预算目标设定与下达、预算编制与上报、预算审查与平衡以及预
算审议批准等工作。该环节的主要风险如下:
预算目标不合理。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使得企业战略难以实现。具体表现
在预算目标的方向不正确、预算目标设置不合理、预算目标体系结构不协调等方
面。预算目标方向不正确主要是因为企业的预算管理与战略规划脱节,企业的预
算目标并没有被定位于企业的战略框架之中;预算目标设置不合理体现在预算目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