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2 - My FlipBook
P. 202

多元化经营战略下的民营企业管理



             他人利益的行为发生近乎自然而然。这类利己行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
             获取个人利益的“不自觉”进行损人利己行为,如化钢厂排出的废气污染了空气;
             另一种为追求个人利益故意的损人利己,如杀人越货、抢劫、扒窃。机会主义行

             为极大地增加了风险投资的不确定因素,加剧了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之间信息
             不对称,提高了信息资源获取的成本。机会主义行为会提高风险投资的成本,使
             管理风险的目标难以达成。
                  风险投资对出资企业和接受资金企业之间,风险并不是共同担负,于融资企

             业而言资金来源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资金本身,抑或说融资规模。追求的仅仅
             是低利率,这就造成了通过包装底层资产来打薄评级一般的资产,那么提高投资
             方承担风险资产以求获取投资也是可行的,毕竟尽可能地付出利息拿到钱才是关
             键。风险投资者通常不会介入企业经营,而选择评估后投资。这些特性决定了对

             资产包装而获得较高风险评级,拿到风险的投资资金来发展自身成为企业家的合
             理选择,从企业家心理层面来看:原本没有资金会破产,不如用别人的资金来搏
             一把,如果财务问题被底层穿透,融资失败,融资企业本身的拥有的资本并未坚
             守,企业也没有任何损失。相反,未被底层穿透顺利完成投资,那么企业家将获

             得了一笔额外资金。企业为获取利润的动机,以及风险承担者是出资方等多个因
             素一道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程度。
                  风险投资的本质和企业经营本质,共同造就了企业家机会主义行为成为信息
             不对称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个事实。常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是十分突出的企业

             家机会主义行为:
                  隐藏信息:
                  第一,部分不诚信企业家的存在,这类“企业家”对不良资产进行包装,并
             且利用旗下公司进行担保骗取高评级,提高企业投资的风险水平。

                  第二,国内外企业管理商业模式,经营理念不一致。还处于市场经济建设中
             的中国企业,不少还是家族经营并未产权分离,人治现象比较严重,这类企业对
             风险评估能力并不强,这导致信息不对称。
                  第三,控股心态。资金入股:使用风险投资机构以资金。技术入股:使用高

             新技术企业以支撑技术,一旦双方订立企业,二者通过合同约定的比例进行分红。
             依照企业风险投资惯例,若企业管理者想继续存续股权,根据特定期权方式买回
             即可。由此可见,一般经营控股与风险投资区别之一便是,持股与否影响并不大。



             ·194·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