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My FlipBook
P. 70
多元化经营战略下的民营企业管理
种市场机会快速发展。在初期,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管理相对简单,往往是以业绩
为先,研发、生产和质量等所有部门均围绕市场和客户展开服务。这个时期的企
业是快速前进的状态,力求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无暇顾及或不愿去考虑组织
内部运行问题。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内部流程增多,对外沟通加强,要
求企业适时调整内部管理,于是企业着手实施组织变革。正如流行的那句话“企
业不变革是等死,变革是找死”,这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中小企业显然在面对
组织变革时,良莠不齐的甄别能力和市面上眼花缭乱的咨询机构,让中小企业很
容易在组织变革时产生极大的经营风险。
最后,在企业外部形成的经营风险也是当前企业经营风险的一个明显特征。
世界经济一体化越发明显,动态、开放的环境是企业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特征。
企业不得不去关注外部的环境,去关注经济政治环境、了解社会文化、技术进步
状况以及人口的层次结构。企业这个组织不断与外界发生关系,也必然受到宏观
经济的影响。
(三)中小民营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
深入了解中小民营企业经营风险的要素和成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到风险点
的控制办法。并且在企业经营改善中制定出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使得风险管理
在做好风险管控的同时,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1. 体制与政策原因
大部分民营企业在创立之初产权模糊,在发展过程中又没能做清晰的界定,
是一笔糊涂账。民营企业的产权纷争是企业经营风险最根本的体制原因。民营企
业特殊的产权机制,也直接导致了企业在决策议事中的经营风险,如常说的“一
言堂”“家庭董事会”等决策形式。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追求“去家族
化”和建立现一企业制度。由于民营企业的自身体制特性,使得在转变过程中职
业经理人与家族成员产生矛盾,这也将对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
政策的规定和变化对民营企业的经营风险影响是多方面的。随着民营企业的
日益壮大,并逐渐成为经济的主导力量。各级政府针对民营企业的规范化运营和
市场运作出台一系列政策。虽然政策本身是为了规范化运行和提供相应支持政策。
但仍会对原本按既定轨迹发展的民营企业带来风险。例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
院办公厅《关于在国内公务活动中严禁用公款宴请和有关工作餐的规定》(中办
发〔1998〕14 号),该规定在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约束作用。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