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My FlipBook
P. 73
第三章 民营企业经营风险
提出了挑战。其次,需要建立起符合企业发展阶段特征的组织架构体系和各项管
理制度和规章,并同步稳固已有市场。最后,提升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在市场的
竞争力,并适时扩大企业规模。这时,内部矛盾再次磨合,在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上老板与经理人再次的磨合。不难发现,在经理经营管理阶段,民营企业老板与
经理人之间的矛盾一直反映在整个阶段之中,也使得经营风险贯穿始终。
第四阶段,即集团化经营管理模式阶段。很大一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到一
定程度后会走向这个阶段。一个典型的特征是投资者与经营管理者在企业分离,
董事会成为企业的决策机构,重大的决议均有董事会决议,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产
生影响。经理人负责完成日常的经营管理,依据董事会决议,企业经营管理的重
担由经理人独立承担。另外,在此阶段暴露出的经营风险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由前
三个阶段的潜在风险的集中爆发。
二、中小民营企业存在的经营风险
(一)资金风险
民营企业的资金风险主要来源于经营与投资方面。企业在投资、资金运营和
收益分配环节,面临投资决策失误、资金运营效率低和收益分配不公等问题。这
些问题的起因,首先,民营企业缺乏人才,缺少制衡,对新投资项目往往是凭着
直觉进行投资,没有全面计算投入产出比,风险因素考虑不全面。
1. 融资风险
根据民营企业资金管理的全流程实际情况来看,现如今资金缺乏、融资困难
是民营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通病,这是由于部分民营企业偿债能力较低、风险抵抗
能力较弱,而融资成本较高、偿债压力较大就会导致民营企业缺乏融资支持,造
成这种情况可以分别从两个因素进行分析:一方面,民营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影响。
从民营企业的外部环境来看,部分投资人对中小型企业投资活动缺乏积极性,资
本市场整体处于低迷状态,导致民营企业丧失部分融资机会;市场环境中,人们
的消费水平降低,市场空间出现部分缩小,很多企业均出现存货滞销的情况,导
致企业资金回流较慢,加剧了融资难度。从内部环境来说,民营企业的管理决策
模式随意性较强,导致其做出的融资决策不科学,例如:
企业采用贸易融资方式获取资金,这种资金融资方式成本较高,很容易引起
企业资金结构问题,增加企业的融资压力,进而加剧企业的资金缺乏情况。另外,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