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My FlipBook
P. 81
第四章 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实施
第四章 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实施
第一节 多元化经营概述
一、多元化经营的概念
多元化经营相关概念界定已经较为成熟。Ansoff(1957)最早提出“多元化”
的概念,在其构建的“产品—市场”矩阵中,定义多元化为向新市场销售新产品,
并强调与旧产品和旧市场的异质性。之后,多元化经营战略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
的对象,多元化的内涵不断丰富。Penrose(1959)将“多元化过程”诠释为:
企业在保持原有产品线的基础上实行扩张,生产新产品,最终带来企业最终产品
数量提升、一体化程度加强、企业跨越的生产领域变多。Chanlder(1962)通过
对美国四家代表性大企业发展历史的详细分析,认为美国企业成长一般经历四个
阶段:数量扩大战略、地区扩展战略、垂直一体化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其中
多元化是企业最终产品线的增加。Gort(1962)认为多元化是企业服务于多个异
质市场,这种异质性体现市场需求交叉弹性很低,而且短期内服务某一市场所需
的生产和销售渠道资源不能轻易转移到新的市场中,并最早使用企业的业务数量
来度量多元化程度。Rumelt(1974)认为,多元化经营的实质是企业延伸到新的
经营领域,发展新的能力或者增强现有能力。随后 Rumelt(2010)进一步强调,
多元化意味着产品和市场层面的变化,并定义:当一家企业扩大生产和销售产品
或者扩建了一条与该企业的其他产品没有市场互动,即技术上具有零交叉价格弹
性的生产线时,就产生了多元化经营。Pitts & Hopkins(1982)使用业务概念将
多元化经营定义为企业在不同业务领域的同时经营,也提出了用三个标准来识别
每个业务,即资源独立性、市场离散性和产品差异性。由于能为研究目标提供具
体的标准以及行业分类代码(SIC)的普及,这种差异标准在与多元化经营相关
实证研究文献中被广泛应用。Ramanujam & Varadarajan(1989)从多元化经营的
实现方式提出,多元化经营是企业或业务单位通过采取内部发展或收购方式进入
新的经营领域,同时强调伴随多元化经营的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包括将会引起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