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My FlipBook
P. 85

第四章  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实施



               元化经营来稳定现金流,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Lev(1981)发现,经营者控制
               的公司比所有者控制的公司更容易多元化。其他支持代理问题促进公司多元化经
               营研究认为,所有权集中度较高的企业或股东权力更大的企业较少多元化,如家

               族企业的多元化程度比非家族企业的要低(Hernández & Galve,2017),也有研
               究发现所有权与企业多元化之间呈“U”型关系(Chen & Yu,2012)以及所有
               权多元化带来折价(Jarabertinetal,2015)。另一方面,因为经营者的薪酬、声
               誉或职业前景等与企业规模有关,所以促使经营者热衷于拓展企业规模,尤其在

               低杠杆的企业。由于代理问题,有研究认为多元化经营导致部门之间产生信息不
               对称的成本,造成在无利可图部门的过度投资。
                   (四)制度观
                   基于不同国家在制度发展层面上有较大差异的实际,制度观认为国家制度环

               境对企业的战略选择具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存在“制度空洞”(Maetal,2006;
               Lee et al,2008),即体制基础薄弱的国家环境下,外部资本、劳动力和产品市
               场存在较大的缺陷,将产生更高的交易成本,而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作为
               创造内部市场的一种方式取代外部市场,可以有效地应对宏观环境带来的挑战

               (Kediaetal,2006;Peng & Delios,2006;Lee et al,2008)。制度基础观的一
               个主要假设是国家制度结构的变化影响多元化经营的收益和成本。具体而言,一
               方面,在体制基础薄弱的环境下,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扩展经营范围,可以从内
               部市场获取的预期收益大于成本(Jouidaetal,2016)。另一方面,在体制基础更

               强的环境下,外部市场往往更加复杂,同时与多元化经营相关的优势可能会很快
               消失,进而导致成本增加。Sunetal(2017)拓展了关于制度关系的理论工作,强
               调国家制度转型过程中,具有政治关系的 CEO 致力于更多的产品多元化经营。
               过去数十年,多元化经营决策有关的动因问题已得到众多理论的充分研究。目前,

               各种理论分析不相伯仲,也有学者认为不同的动因理论是互补而非互斥的,综合
               各种动因分析的方法可能更具优势(Belén & Mcgahan,2005)。但是,关于企
               业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究竟带来何种经济后果并没有明确的预测。


                   四、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经济后果

                   以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关系为核心的企业多元化研究吸引了大多数学者
               的关注。多元化经营会产生溢价还是导致折价?目前现有研究结论仍未统一。



                                                                                    ·77·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