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My FlipBook
P. 86

多元化经营战略下的民营企业管理



             Berger & Ofek(1995)发现多元化经营企业的折价,这一研究对评估企业多元化
             经营的价值后果提供了关键贡献,而且研究中所提出的超额价值法也被应用于绝
             大多数文献之中。该方法是对多元化经营企业与在同行业的专门化企业进行比

             较,若超额价值为负,那么相对于专门化企业,多元化经营折价;否则,多元
             化经营实现溢价。随后,大部分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多元化经营导致折价以及财务
             绩效降低(Jarabertinetal,2015;Espinosaetal,2018;Jouida,2016;Andreou,
             2019)。Hoechleetal(2009)认为多元化折价在一定程度上是公司治理不善的产物。

             Lien & Li(2013)研究公司治理因素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发现公司治理因素决
             定了多元化的程度,并导致其绩效降低。Gomezetal(2010)研究发现家族企业
             的多元化程度要低于非家族企业,但是随着经营风险的增加,家族企业愿意采取
             多元化经营。总体而言,家庭控制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损害了企业价值,对企业绩

             效产生负面影响(Lien & Li,2013;Hernández & Galve,2017)。
                  Andreouetal(2016)的研究表明企业多元化经营降低了股东财富。同时,他
             认为相比通过并购模式而形成的多元化发展,内部发展的多元化模式能够产生
             更高的估值效果。因此,绩效视多元化方式而定,并提出采取内部发展的多元

             化的企业比通过收购多元化的企业绩效更好这一结论。Andreou(2019)研究发
             现,过度自信的 CEO 所经营的多元化企业折值。从多元化模式来看,Pabloetal
             (2017)研究发现,相比资产多元化战略,增长期权模式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价
             值更高。增长期权多元化可能比在用资产多元化更具有增值效果。针对新兴国家

             的研究中,George & Kabir(2012)利用印度的大型企业集团数据研究,发现多
             元化经营提高了企业绩效。Jarabertinetal(2015)研究证明智利企业的非相关多
             元化经营以及所有权的多元化会导致折价,更将结论推广至与智利制度环境(所
             有权集中且对投资者权利保护不力)相似的很多拉丁美洲国家。在多元化溢价方

             面,Volkov & Smith(2015)对经济衰退期中的多元化经营企业估值分析,发现
             多元化经营企业的相对价值大幅度上涨,并将观察到的改善现象归因于经济衰退
             期间更有效的内部资本配置。
                  Bausch & Pils(2009)发现多元化经营与绩效之间的“倒 U”型关系,而且

             得出相关多元化经营具有积极影响,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具有负效应的结论。而
             Hannetal(2013)研究发现多元化程度与股东财富之间具有“倒 U”型关系,认
             为多元化是一个有效的企业战略。进一步,Andrésetal(2014)发现了多元化经



             ·7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