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My FlipBook
P. 84
多元化经营战略下的民营企业管理
公司的经济效益。公司进行横向的多元化经营,能够有效分散产业的固有风险,
提高公司的产业结构化水平,使得公司能够稳定而长期地发展下去,比那些没有
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公司,具有更好的抗风险能力。
三、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动因研究
目前,国外大量文献从市场权力观、资源观、代理观和制度观四个视角解释
企业采取多元化经营的动因。
(一)市场权力观
通过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进入新的市场发展新的产品获得新的成长机会来
创造企业价值。在充分利用多元化经营产生的新的成长机会下,有助于企业拓展
规模,争取更佳的竞争地位,扩大市场权力,实现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Rumelt,
1974)并获取交叉补贴。相关多元化被认为是在较大程度上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
并增强协同效应(Livnatetal,1988;Cesar & Forcadell,2010)。相关业务多元
化经营有助于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让企业比竞争对手更迅速、便宜地积累
和更新战略资产。由此,多元化经营可能只需投入更低的成本,便可收获超额潜
在收益,从而促使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但是随着多元化经营的扩张,组织复杂
性(Klein & Saidenberg,2010;Rawley,2010)和协调成本(Zhou,2011)愈发
重要,导致投入投资成本更高(Fillatetal,2015)抵消了潜在收益。
(二)资源观
从资源观的角度来看,多元化经营是将未充分利用的资源用于替代业务的战
略。多元化经营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各部门之间的互补优势,减少资源和能力的
冗余的同时,提高产出过剩资源和能力的价值(Penrose,1959)。例如:多元
化经营使各部门间资金的重新分配成为可能,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促进
内部资本市场的形成(Servaes,1996;Campa & Kedia,2002)。此外,也有助
于业务部门之间的知识转移,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代理观
代理观关注由于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导致的代理问题。基于代理理论,
多元化经营是经营者利己行为的结果。通过多元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
减少公司的总体风险并扩大企业规模的目的,从而满足经营者的私利。一方面,
股东可以有效地在资本市场上多元化自己的投资组合,但管理者只能依靠企业多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