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快乐高效学语文
P. 24
快乐高效学语文
我们根据课文的利用价值确定某一篇课文上几个课时。作为可以做学习模板
的课文,可能要学习六个课时,甚至更多,比如一开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
课文,一些名家名篇等。借助这样的课文,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训练阅读能
力,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一周甚至一个月都不为多。一些课文可以当作学生自
由阅读的材料,可能几篇课文就利用一两节阅读课完成。
(四)学生多长时间能够脱离导学案自主学习?
我的学生六到十个课时就能够脱离导学案。
我是这样使用导学案的。根据初中阶段课文的体裁,每一种体裁的课文选一
篇最经典的,和学生一起编制导学案,最多也就是十个导学案。
导学案,不是引导学生一课一课地学习,而是引导学生不同体裁文章的学习
方法。这样定位的话,就能够让老师从繁重的导学案的编制中解脱出来,也为学
校减轻了许多经济负担,更为重要的是不再牵引着学生的学习。
我今年教初一语文,只给学生编制了六个导学案,学生就能自主学习诗歌、
散文、小说调动文章了。其他的导学案用来学科交流。
(五)如何处理课时少而课文多的关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
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
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
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这段话选自语文课程标准。
可是现在不少教师没理解这句话,往往只讲系统的语文知识,借以应付考试。
殊不知,现在的考试出题标准,也是按照课程标准来的。
拿我们聊城的中考来说,一般的基础与积累占 20 分,而且这 20 分一是检查
经典国学的积累,这里面也多是灵活考察的,二是把基础知识放在具体的现实生
活里面考察的。阅读分文言文和现代文,文言文一篇是教材上的,考查重点知识
和能力,二是课外文言文。现代文都是课外的,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因此,指导方法是根本,学生掌握方法是关键。
现在的考试,考查的是能力,考核的是素养。
所以,我们要用最少的课时,选择经典的学习材料,指导学习方法,借以提
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才是教学之道。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