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19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增加而不断深化。表现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能够体会语言文字作品的形象

             美和情感美,具有较高的审美品位。寓言涵盖古今中外,有以《刻舟求剑》《画
             蛇添足》《杞人忧天》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寓言、有《小猴子下山》《小马过河》
             等当代寓言,也有国外的经典寓言《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呈现形式
             上有文言文、散文体还有诗文体。所学习的寓言形式多种多样,为学生寓言的学

             习开启一扇大门。
                 (一)寓言诗的品读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的《池子与河流》是本次部编版教材新

             加入的诗文体作品。克雷洛夫的寓言原文均是以诗体写成,《池子与河流》就是
             典型的代表。克雷洛夫为寓言注入了更多情感的因素,注重人物和故事的情节,
             大多以流畅的诗体文来表达,使寓言不再是单纯的说教,更多的是用情感去打动
             人,这种独具特色的表达形式值得我们深入探究。《池子与河流》这首寓言诗整

             首诗一共10个小节,分为两个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
             话,让学生感受池子与河流对于生活和人生不同的态度。克雷洛夫在创作寓言之
             前是戏剧作家,因此他的寓言具有戏剧的特点,本书尤其如此,几乎通篇都是对

             话,在对话中揭示池子和河流不同的内心想法。教师在教学时抓住重要语句和段
             落,引导学生进行哲理的体悟和审美鉴赏。例如,池子说“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
             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反映出池子非常喜欢“清闲的生活”;而

             河流却说“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不顾自身的安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体现出河流想“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的价值观。通过两个人物个性鲜明的对
             话,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他们价值观的不同,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对我们来说也就不

             言自明了。诗歌的美要通过不断地朗读来体会,以此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诗
             歌还有一个特点是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人们可在朗读中感悟主人公形象。
                 (二)文言文的鉴赏必不可少
                 中国古代寓言中有很多故事最早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文言文不

             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因为学生年龄较小,
             教材中直接选取的文言文较少,但教师在讲授日积月累的寓言时也可将文言文的
             原文出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文言文这种呈现形式所带来的美。

                 例如,来源于寓言的成语《画蛇添足》,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原
             文是:“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


                                                                                    107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