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2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32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曾说过:“从人持续一生的发展来看,儿童时代是最愿意尝试并充满想象力的时

            代”。可见,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审美想象最活跃最积极的时期,在古诗词教学
            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想象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三)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建立在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密切联系的基础之上,是指审美主体将

            自己在情景中产生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客体即审美对象的身上,对审美对象所赋予
            的一种主观态度体验、主观情感体验以及审美体验的过程。审美客体能给审美主
            体带来何种程度的情感需求,将制约着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采取什么样的情感态

            度与表达,与此相对的,审美主体的情感态度也影响着审美客体的主观感受与体
            验,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共同在审美活动的参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根据审美教育理论中朱光潜的观点,以情为本,美育本身就是情感教育中不
            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因此小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因素之一还在于培养其审美情

            感,陶冶情操,感悟升华,进行恰如其分的审美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审
            美素养中情感的展示时常表现出不稳定的状态,易受他人的影响和外界事物的干
            扰,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审美素养的培养,学生的审美

            情感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开始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感,积极根据审美客体进行
            大胆想象,并调动起自身丰富的情感体验。
                (四)审美理解

                理解,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体基于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定义、推理、判断等
            过程清楚明了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并做出理性分析,直至发现其内涵、本质及规
            律的一种思维方式与活动。但是,贯穿审美活动全过程的审美理解却不仅仅是依

            据符号、概念、命题等理性工具操作的一种纯粹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有其自
            身独特的意义。审美理解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指依靠揭示
            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认知新形象的过程,可以说,拥有一定的审美理解能力,
            才能将多种客观事物转变为审美对象。同时,审美理解也并非动态存在的独立部

            分,它贯穿于整个审美活动的始终,上承审美感知,渗入感知过程中,使审美感
            知升华;下启审美想象,展开到想象过程中,在审美理解的范畴中规范着自由的
            想象;并与审美情感交融在一起,在合乎规律的同时不断充实情感,最终促使审

            美活动进入更深层次的心理过程中。
                基于接受美学理论提出的关于读者“期待视界”这一重要概念,小学生通过


            120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