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37
第六章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研究
原则。王国维对意境进行了高度评价:“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把意境看作最高的艺术标准。言有尽而意无穷,童庆炳认为,古诗
词的意境通常是指其形成并呈现出的一种形象系统,这一系统具有情景交融、虚
实相生的形象特征,继而能引发、开拓新的审美想象空间。同时,意境也是古诗
词中不可或缺的审美因素之一,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勾勒出的一幅幅灵动逼真又
充满想象情思的生活图景,朱立元就曾指出,意境可以看作是心与物、情与景、
意与境交融汇合的产物。综上所述,意境以审美想象为基础,以意象为载体,融
入主观情思,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以及形神统一等形式的展现,达到审美效
果,从而创造出古诗词的意境美。
(一)情景交融之美
王国维认为,在文学作品中存在两大本质性的因素,一个是景,另一个则是
情,这是作者根据自己所听、所见、所闻的生活经历,将眼前客观真实的美好景
象与内心主观想象的丰富情感相互融合,最后创造出意境的审美艺术过程。情景
交融的意境之美又包含了景中见情、情景并茂等形式。
(二)虚实相生之美
虚实相生,是艺术境界中意境的又一种表现形式,顾名思义可以分为“虚
境”和“实境”两部分,“实境”一般是指客观世界存在的,见于眼前的真实意
象与情境,而“虚境”指的是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发于言外却给人以无限审美
想象的空间,它是实境的升华和更高层次的展现,创造出身临其境的氛围,让人
回味无穷。实与虚相辅相生,相互作用并协调,从而使古诗词充满诗情与画意。
(三)形神统一之美
形神统一是古诗词意境之美的第三种艺术表现形式,事物外部的、表面的、
可感知的形象为“形”,而“神”则是通过这样的形象转化成内在气质、精神和
品格。客观事物本身并没有“神”,只有当人赋予其主观情意并发生作用时,才
会产生“神”,最终使“行”与“神”达成和谐统一的状态。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