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38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第四节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一、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审美感知的培养
个体的审美感知不仅能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如眼、耳、口、鼻、身等,直接
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对事物外在的美具有相应的感受能力,而且能建构起进行
审美活动的心理基础,对审美形象进行积极的、能动的、整体的感知、抽象与选
择。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表现为学生对古诗词语言美、音乐美和意境美等审美因
素的感受,教师在教学中,依据古诗词蕴含的审美因素,借助丰富的教学手段,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素养。
但是,从以上呈现的课例中可以看到,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讲解古
诗词的方法更多地采用讲授法,面对班级中人数众多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直接
讲授古诗词的相关知识,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达成其教学目标。但是,不
容忽视的是,教师在利用讲授法讲解古诗词的时候,虽然促进了学生对应试性知
识的快速掌握,却忽视了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美的感受。
(二)学生审美想象的个性化缺失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想象能够对现有的客观形象进行补充或调整,甚至变形
或改造,最终更好地体验并把握其内涵。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本身就包含了
许多美的形象,学生将感知到的这些形象材料如人物、景物等依据话语体系或
其他创作渠道的运用展示,在自己的头脑意识中,通过想象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界
限,尽情畅游于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勾画渲染出生动活泼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图
景,感受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忽视学生审美情感的体验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审美素养中情感的体验时常表现出不稳定的状态,易受
他人的影响和外界事物的干扰,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
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开始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感,积
极根据审美客体进行大胆想象,并调动起自身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
过程中,其情感上的体验与感受发挥着不可多得的关键作用,只有学生将自己的
情感代入作者、作品里,穿越古今时空界限产生有意义的情感产生共鸣时,学生
才能更加深刻地感悟并理解古诗词。古诗词因其凝练含蓄的特点,往往带有“只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