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47
第六章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研究
料补充形式;在练习设计上,这一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古诗练习设计主要为朗读
课文和想象画面,一年级只设计了简单的识字、拼音、朗读并背诵课文的练习,
从二年级开始就加入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感受,如“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
的话说一说”。
综合以上对《课程标准》、学情分析以及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审美素养融
合的可能性的统编教材分析后,建构小学第一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古诗词教学目
标,共涵盖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在审美感知
这一目标维度上,教学目标应细化为:第一,有主动诵读的意识,能诵读浅近古
诗;第二,留心观察,能不断提高自己对古诗看、听、读的感知能力,感受古诗
语言的优美。在审美想象这一目标维度上,教学目标应细化为:第一,有欣赏古
诗作品的兴趣,能初步解读意象;第二,能借助自己整理古诗的美的形象材料展
开合理的想象。在审美情感这一目标维度上,教学目标应细化为:能整体感受古
诗作品的美的形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2.第一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的案例分析
基于以上对第一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内容的梳理分
析并进行结构划分,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作为案例,设计其指向审美素养的教学目标,以期对上一章中这一课例有所改
进,具体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审美感知目标:有主动诵读古诗的意识,感受古诗语言的优美。
审美想象目标:整理庐山之美的形象材料,解读并品味诗中出现的意象,并
借此展开合理的审美想象,体会、领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审美情感目标:感受庐山瀑布的雄奇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川和大自然美
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二)第二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
1.第二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的内容结构
《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二学段(3~4年级)的古诗词教学提出的目标为: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从
审美素养视域下可知,古诗词的第二学段目标在原有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
美情感三个目标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审美理解维度的教学目标。这一学段的学
生,经过古诗词第一学段的学习,语言积累提升显著,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体验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