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3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63
第七章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段古诗词教学研究
领悟到了。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快地理解诗词内容,但是这
种过多讲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就代替了学生对诗词的感受,忽视了学生自身对
诗词美的体会。教师在讲授中将自身的审美体验以“填鸭”的方式塞到学生的脑
子里,忽视了学生自主的审美,这是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
(四)内涵挖掘不深,忽视学生对古诗词的文化理解
古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
化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修养,在古诗词长时间的熏陶感染
下,学生不知不觉地便会承担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在古诗
词教学中要深入挖掘诗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要素,并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普及传统
文化知识,以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在实际的古诗词教
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对诗词中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更没有注重让学生体会诗
词中潜在的文化价值。即使是古诗词涉及了传统文化,教师也只是将其作为诗词
的背景一带而过,或者是象征性地播放一些相关图片,图片的意图其实也只是丰
富一下古诗词的教学内容,看似学生们都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也非常
热闹,但这种热闹的氛围是流于表面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地领悟到古诗词中蕴涵
的文化价值。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古诗词内容及文体对小学生较深奥难懂
古诗词年代比较久远,从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古诗词来看,其朝代横跨先
秦、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而且诗词中涉及的内容与我们现代社会相
差较远,所以相较其他体裁的课文来讲,古诗词的学习会有一定的难度。首先,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古诗词语言比较精炼,而且还具有独特的韵律节奏,它往往
要在短短的几十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其中浓缩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以及
诗词的意蕴美。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不够多,而且文言文与我们
现代汉语在表述方式上有诸多不同,有时候诗人为了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意蕴,
通常使用独特的表现手法,所以对学生来说会有些难以理解。即使有些古诗词字
面意思看似很易懂,但是有些古今异义还不一样,这样就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
度。例如,《敕勒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就通“现”,《鹿寨》的
“柴”通“寨”,“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是因为的意思而不是“坐着”
的意思,这些关键词的意思如若理解错误,那么对诗词意思的理解就很容易出现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