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68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1.重视语言理解与运用
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要求我们的古诗词
教学要围绕语言来开展。语言是我们与他人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好的语言表达
能力对于学生其他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都有促进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发
展的关键期,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关键期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古诗词语
言精练,文字优美,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材料,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多种不
同语言风格的古诗词,所以我们在对小学古诗词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应结合
古诗词语言的特点,注重通过吟诵和品味诗词语言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与
运用能力。
2.突出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使命与
目标,对于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
中应结合古诗词自身体现的思维特征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时代的间隔和
学生自身语言积累的不足,古诗词相对于现代语言来说会更难理解,对于学生的
学习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正因如此,古诗词的学习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
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同样要注意结合古诗词的特
点,通过联想想象、读写结合、读画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3.关注审美感知与体验
审美感知与体验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它要求教师应将提升学
生审美能力的目标贯穿于古诗词教学的全过程。古诗词本身就具备美的特点,其
不仅语言优美、意境优美,韵律很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其实就是享受美的
过程,在诵读诗词时,通过品读优美的诗句,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喜怒哀乐,
进而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在与诗人产生共鸣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沉浸在古诗
词优美的意境中了,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使其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作为审美的主体,任何一个鉴赏者都对审美对象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所以要规
定出一个审美标准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设置古诗词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注
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对古诗词做出不同的审美判断,以获得不同的审美
感受。
4.强调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又一重要内涵,它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在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