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69

第七章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段古诗词教学研究


             灵魂,通过感知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可以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树立民族信心,

             对民族精神、人文道德和民族情感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把我们的中华传统
             文化发扬光大。因此,教师要抓住古诗词课堂教学的阵地,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
             语言的魅力,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特色。通过分析诗词中人物的形象,使学生感
             受古人的精神品质、崇高的爱国情怀、精忠报国的伟大志向,领会吃苦耐劳、艰

             苦奋斗的精神,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和认同。教师在目标设计时可
             从这些方面着手,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能力。语文核心素养中的
             语言、审美、思维和文化四方面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在制定古诗词教学目标时

             要通盘考虑。古诗词的语言品读、形象分析、思想情感的体悟、艺术手法的鉴赏
             等,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富有针对性,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要以
             古诗词语言的品读为基础,同时兼顾诗词的鉴赏,层层递进,使学生语文核心素
             养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要依据古诗词的教学内容
                 古诗词教学目标的确立除了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外,还要深入解读教材,根
             据古诗词教学的具体内容灵活地进行调整。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相对于人教版教

             材增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题材相对于人教版来说更加丰富,为学生语文核心
             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更加优质的资源。部编版教材的每一个单元的单元导读和每一
             课的课后习题设置都比人教版更加具体,教学重点都比较突出。所以教师在设置

             教学目标前应认真研读古诗词教学的具体内容,仔细阅读单元要求、研究课后习
             题,再根据古诗词的主题内容,设置教学目标,使得教学目标的设计更加贴合教
             材设计的初衷,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现在许多教师一味地追求课堂

             的独特新颖,在教学目标设计时,忽略了古诗词的具体内容,把古诗词学习重点
             需要掌握的知识和素养抛之脑后,从表面上看,课堂精彩纷呈,充满活力,但是
             仔细推敲,还是差强人意,这都归结于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没有深入研读古诗
             词具体的教学内容,使得语文核心素养未精准落实到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所以教

             师要重视古诗词文本的原生价值,在尊重古诗词本意的基础上,结合语文核心素
             养培养的要求设置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要因学情而定

                 教学是为了学生的教学,因此教学目标的确立就必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
             兴趣需要,认知水平、能力以及情感状态等方面。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


                                                                                    157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