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2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72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相比,古诗词难免会有些晦涩难懂,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情

            境教学的作用,依据古诗词描绘的意境为学生创造出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发挥充
            分的想象力,在头脑中勾勒出一幅美景,促进学生感悟诗词美的能力,从而激发
            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一方面,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另一方面,在情

            境中,随着老师的思路走,学生的思维会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思维能力也得到
            了锻炼。

                2.读写结合,拓展思维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的最佳时机,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
            励学生动脑思考,发挥创新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古诗词具

            有语言含蓄的特点,在短短的几句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耐人寻味,发
            人深省,教师应带领学生透过诗词语言的表面含义,去领会作品的深层含义。部
            分教师非常善于讲授,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给学生以启发,学生也能从教师

            的讲授中更快速地理解所学知识,但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依靠教
            师的讲解理解诗词大意,还需要教师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去想象,更需要学生反复
            地做读写练习。所以教师可以在诗词的拓展延伸部分设置让学生写作的环节,在

            对诗词意境想象的基础上对诗词进行改写,如变换诗词的体裁,将诗词改写成记
            叙文。学生在改写的过程中,需要构思,构思的基础必须依托原文,这就要求学

            生必须对诗词的内容有一定的理解,然后在写作时再根据需要增加一些细节,这
            样才能将诗词还原出来。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通过诗词改写的方式,可以加深
            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这样获得知识的方式要比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理解得更深

            刻,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其思维想象力也得到了
            提高。

                (三)强化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1.关注学生审美主体,提升审美感知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我国古代诗词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图画,由于古诗词的

            语言比较隐晦含蓄,它不会直观地显现其中的美,而是通过简单明丽的语言,激
            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将学生作为教学

            的主体,注重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想象画面,让学生在诗词的意境中徜徉,借
            助图画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画面美,努力使学生认识美和感受美,从而提高小


            160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