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8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208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把握课程内容,落实教学目标。其次,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交际
需要,情境的创设要有交际性,才能引发学生的交际互动,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
交际。
3.讲求思维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媒介。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与思维训练
密切相关。思维灵活性、敏捷性,思路的开阔性、延展性能使个体语言表达更具
逻辑、更具准确性。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尤为重视学生思维的训
练,使学生思维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和谐发展。思维训练包括发展学生的思维
开阔性。以问题为中心,先以单向发展方向出发,引导学生就此问题或者话题发
表自己的核心见解。接着学生一一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以从不同的途径和方式进
入同一个问题,使得学生获得这方问题或者观点的多种看法。在学生发表看法的
过程中,思维慢慢点燃,触类旁通般的呈网状发展,最终思维的大门逐渐打开,
思想开阔。例如,在上《我们都来讲笑话》这则口语交际课时,教师提问:笑话
有什么特点或者功能呢?刚开始学生只会说,让人发笑,开心等,随着教师的引
导和学生思维的打开,最后得出:笑话让人快乐、化解尴尬、促进人际关系、有
利于身心健康、是写作的材料……思维训练还包括发展学生的深刻性。学生在发
表自己意见和观点的时候,大多只能停留在答案的浅层表面。能做到进口话题,
但思想没有深度,见解不够深刻。这时候,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针对某一个重
点,教师应在课前预设学生的思考维度,设置循序渐进的问题,有技巧的提问。
就像剥洋葱一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走进知识的核心。在语言的辨析和启发中
得到深刻的见解。除此之外,发展学生思维还包括思维准确性、灵活性、批判
性、独创性等方面的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合理设置多
样的思维活动,在任务的牵引中完成对学生思维发展和语言发展的训练。
4.重视文化引领
俗话说:“好言好语让人倍感温暖。”与人交际的过程便能呈现一个人的文
明修养程度。小学阶段是学生生活礼仪和日常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其
文化价值观形成和产生心理归属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建立
在“德”之上,为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做充分的准备。我们中
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就是修身成德,注重礼仪教育,在与他人的交流沟通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