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66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解与运用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初步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四个方面,发展小

            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七、阅读教学

                想要理解阅读教学的概念,我们首先要清楚地了解阅读的概念。通过查阅资

            料得知,阅读就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取得知识,了解世界,发展思维和审美能力的
            活动。阅读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如看书、看报、看文件等。而阅读教学是学生、
            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和“阅读教学”存在不同之处。第一,阅读是
            学生自主地进行读书看报,而阅读教学是学生集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书里面的章

            节做阅读;第二,阅读没有明确的目标,而阅读教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第三,
            阅读的过程形式多样,有丰富多彩的情景表演和图画描写,而阅读教学形式比较
            单一,多是通过单一的提问来完成教学目标,过程过于单一枯燥。

                近年来,教育学者越来越重视阅读教学方面的研究。从单篇阅读、整本书阅
            读再到群文阅读,是一个质的飞跃。陈雪晴认为,群文阅读教学主要是选择一组
            文章涉及一个或多个主题的过程。在该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通过共同阅读主题,
            构建主题来达成共同的意愿。苏琳园认为,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语文老师充分理解阅读文本后,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听、说、
            读、写和思的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智力,培养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笔者给“阅读教学”下定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经过语文老师

            的指导,小学生自主地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在该实践活动中,可以提高小学生的
            语文素养,培养小学生感受、理解、欣赏与评价的能力。

                八、学科核心素养理论

                “学科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最早问世于20世纪工业化时期,当时,学科知识
            的发展势头迅猛。可是,直到21世纪,“学科核心素养”才被时代迫切需要,成
            为“21世纪素养”有机组合。21世纪是一个风云变幻的世纪,人类需要灵活地

            运用学科形式去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因此,所谓的“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为了
            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变革的需求,学生学会运用学科知识,通过学科实践活
            动,以解决复杂问题的内在的、综合性的能力。

                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
            念,这也成为高中课标修订进程中的一大亮点,推动新课程改革前进的步伐。语


            54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