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68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视学生个性化阅读。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当教师讲授阅读文本的内容与学

            生的看法不一致时,教师没有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挫伤小
            学生爱提问的积极性。由此可知,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交流,无法了解彼此
            的想法。在这种学习环境下,会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阅读个性化也得不到
            发展。总的来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

            体,阅读文本的内容需要与学生一起沟通交流。教师只有践行“以生为本”的教
            学理念,才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他们的阅读得到个性化发展。
                (二)阅读教学偏重语言和思维,忽视审美和文化

                从教师访谈分析中,我们了解到一线语文教师普遍重视语言和思维方面的训
            练,她们指出这两个方面是基础,对小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也是比较容易达成的
            目标。关于初步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课的时候
            会涉及有关审美和文化的内容,但是大多数教师会一带而过。他们认为学生个体

            差异性较大,让学生用自己的审美观去分析阅读材料,且要与作者引起共鸣,往
            往很难去实现。关于文化理解能力,小学生对文化理解得不深,也没有过多机会
            去接触,自然而然,小学生对文化不感兴趣。

                小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这四个
            方面,语言和思维的水平略高于审美和文化的水平,表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更加重视知识、技能和思维发展的培养,忽视了初步审美和文化理解能力

            的训练。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小学生素养的平均值为69.3,写作方面的问题
            较大,据数据显示只有51.9%的小学生能够将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到写作中
            去,其余的学生会积累好词佳句,但是不会灵活地运用。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

            面,小学生素养的平均值是78,成绩能达到良好。在初步审美能力方面,小学生
            对文章的体裁把握还是比较薄弱。例如,在阅读散文、诗词类的文章时,大部分
            同学不能抓住文本的特点去欣赏,只有极少部分同学对文本能够进行深入解读,
            且有自己的见解。据调查数据统计,在文化理解方面,小学生对中国的文化传统

            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对于国外的文化就比较陌生,或许是小学生没有太
            多的机会去接触。
                总而言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于重视语言和思维,忽视审美和文化这一现

            象必须引起重视。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在这个阶段夯实
            小学生的语文基础将会受益终生。反之,小学生则会错过最佳学习时期。在日常


            56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