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P. 142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文化、思维不断融会贯通进而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二)“以导促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上的运用的策略
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不能随心所欲,而应遵守一定的章程。笔者在此列
出了常用的四个原则。之所以称之为原则,是因为它们应贯穿于所有的教学
活动,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得以呈现,使用时不能固定、程序化、模式化。
1. 改变传统教学思维,面向学生长期发展
《2011 年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
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
合人文素养。”即英语学习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知识点的学习,听说读写
能力的培养,只是工具和过程,其目的都是个人的健康成长和长期发展。所以,
教师应具备长远发展的眼光,不能本末倒置。同时,教师应以课程标准和核
心素养为导向,“帮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为表达意义服务,做到语言形式
和语言意义的结合。只有在这种服务和结合中,才能使 learning 和 doing 互
相促进和融合,才能使学生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逐步学会做一个积极的创
造性语言的使用者”。教师应“更加关注真实生活,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
在学生的真实学习和深度体验中培育核心素养”。教师应了解生活中的新资
讯,能够结合教材外的话题给学生拓展训练。
2. 关注情感与文化,多角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从新课标中提到的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可以看出,初中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要扎根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
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
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是教师较为关注的,
而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常常被忽略。这常被忽略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才
是学生未来脱离课堂教育后继续发展所需的必要品质。下面笔者就这两方面
谈谈做法。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笔者在课堂导入部分剪辑了不同类型的
电影片段,要求学生看完分别说出这些电影的类型。由于选取的大部分电影
是学生看过的,他们在观看过程中就能说出电影的名字并兴奋地互相交流,
课堂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动机兴趣的调动为整节课良好的课堂氛围奠定了
基础。在课堂活动中,笔者还设计了两人一组的对话活动以及六人一组的写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