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P. 39
第二章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英语教学
学的状况,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教学模式的这种中介作用,是和它既来源于实践,又是某种理论的简化
形式的特点分不开的。
一方面,教学模式来源于实践,是对一定是具体教学活动方式进行优选、
概括、加工的结果,是为某一类教学及其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和它们之间的关
系提供一种相对稳定的操作框架,这种框架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的理论依据,
已经具备了理论层面的意义。
另一方面,教学模式又是某种理论的简化表现方式,它可以通过简明扼
要的象征性的符号、图式和关系的解释,来反映它所依据的教学理论的基本
特征,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比抽象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程序性的实施程
序。便于人们对某一教学理论的理解,也是抽象理论得以发挥其实践功能的
中间环节,是教学理论得以具体指导教学,并在实践中运用的中介。
2. 教学模式的方法论意义
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教学研究方法论上的一种革新。长期以来人们在教学
研究上习惯于采取单一刻板的思维方式,比较重视用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的各
个部分进行研究,而忽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或习惯于停留在对各部
分关系的抽象的辩证理解上,而缺乏作为教学活动的特色和可操作性。教学
模式的研究指导人们从整体上去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互相作
用和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同
时对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模式的演变
系统完整的教学模式是从近代教育学形成独立体系开始的,“教学模式”
这一概念与理论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才出现。不过在中外教学实践和教学
思想中,很早就有了教学模式的雏形。
古代教学的典型模式就是传授式,其结构是“讲—听—读—记—练”。
其特点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书中文字与教师的讲解
几乎完全一致,学生对答与书本或教师的讲解一致,学生是靠机械的重复进
行学习。
到了 17 世纪,随着学校教学中自然科学内容和直观教学法的引入,班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