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P. 45

第二章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英语教学


                   6. 实施建议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设一个宽容民主平等
               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对那些打破常规的学生予以一定的鼓励,不要轻易地对
               学生说对或错,教师要以引导为主切不可轻易告知学生探究的结果。

                   (四)概念获得模式
                   该模式的目标是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来培养他们的思

               维能力。该模式主要反映了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
               与重组的观点。
                   1. 理论基础

                   布鲁纳、古德诺和奥斯汀的思维研究理论。他们认为分类是把不同的事
               物当作相等看待,是将周围的世界进行简化和系统化的手段,从而建立一定
               的概念来理解纷繁复杂的世界。布鲁纳认为所谓的概念是根据观察进行分类

               而形成的思想或抽象化。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事物之中的一些相似
               成分,而忽略那些不同的地方。在界定概念的时候需要五个要素:名称、定义、
               属性、例子以及与其他概念的相互关系。

                   2. 基本程序
                   概念获得模式共包含这些步骤:教师选择和界定一个概念——教师确定
               概念的属性—教师准备选择肯定和否定的例子—将学生导入概念化过程—呈

               现例子—学生概括并定义—提供更多的例子—进一步研讨并形成正确概念—
               概念的运用与拓展。
                   3. 教学原则
                   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概念获得模式是

               采取“归纳—演绎”的思维形式。首先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发现概念一些共
               同属性,掌握概念区别于其他概念的本质特征。学生在获得概念后还需要进

               行概念的理解,即引导学生从概念的内涵、外延、属、种、差别等方面去理
               解概念。为了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应该把与概念相关的或相似的概
               念、逻辑相关概念、相对应的概念等等进行辨析。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
               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可以及时地采取补救

               措施。

                                                                                   37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