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P. 54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是保持总是要通过复习环节来实现,而在复习过程中动机仍可通过使学习者
在“集中注意”“加强努力”和“持久性”等方面发挥出更大潜能来提高新
获得意义的清晰性和巩固性,从而有效地促进保持。
第三,动机可以影响对知识的提取(回忆)动机过强,可能产生抑制作用,
使本来可以提取的知识提取不了(回忆不起来),考试时由于心理紧张,动
机过强,影响正常水平发挥就是一个例子;反之,有时动机过弱,不能调动
起学习者神经系统的全部潜力,也会减弱对已有知识的提取。
②他认为,动机是由三种内驱力组成的。
由于动机是驱使人们行动的内部力量,所以心理学家常把动机和内驱力
视为同义词。奥苏贝尔认为通常所说的动机是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
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等三种成分组成的。
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获得知识、了解周围世界、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欲望与动机,与通常所说的好奇心、求知欲大致同义。这种内驱力是从求知
活动本身得到满足,所以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由于有意义学习的结果就
是对学习者的一种激励,所以奥苏贝尔认为,这是“有意义学习中的一种最
重要的动机”。例如,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他们越是不断探索周围世界,
了解周围世界,就越是从中得到满足。这种满足感(作为一种“激励”)又
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求知欲,即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儿童希望通过获得好成绩来提高自己在家庭和学校
中地位的学习动机。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希望在家庭和
学校集体中受到尊重。这种愿望也可以推动儿童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以
赢得与其成绩相当的地位。自我提高内驱力强的学习者,所追求的不是知识
本身,而是知识之外的地位满足(受人敬重、有地位),所以这是一种外在
的学习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指通过顺从、听话从父母和教师那里得到认可,从而获得
派生地位的一种动机。这种动机也不是追求知识本身,而是追求知识之外的
自尊满足(家长和教师认可),所以也是一种外在的学习动机。
上述三种不同成分的动机对每个人来说都可能具有,但三种成分所占的
不同比例,则依年龄、性别、文化、社会地位和人格特征等因素而定。在童
年时期,附属内驱力是获得良好学业成绩的主要动机;童年晚期和少年期,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