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P. 55

第二章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英语教学


               附属内驱力降低,而且从追求家长认可转向同龄伙伴的认可;到了青年期和
               成人,自我提高内驱力则逐渐成为动机的主要成分。前面强调了内在动机(认
               知内驱力)的重要性,但决不应由此贬低外部动机(特别是自我提高内驱力)
               的作用。在个人的学术生涯和职业生涯中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可以长期起

               作用的强大动机。这是因为,与其他动机相比,这种动机包含更为强烈的情
               感因素既有对成功和随之而来的声誉鹊起的期盼、渴望与激动,又有对失败

               和随之而来的地位、自尊丧失的焦虑、不安与恐惧。
                   由上面关于“动机理论”(包括动机成分的组成与动机的作用等两个方面)
               的介绍可以看出,奥苏贝尔确实对情感因素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作了
               较深入的研究。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或在课件脚本设计过程中能根据学习者

               的不同年龄特征,有意识地帮助学习者逐步形成与不断强化上述三种动机并
               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如在有意义学习发生、习得意义保持及知识提取等

               阶段)恰当地利用这些动机,那么,由于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能
               得到较好的配合,所以定将取得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基本程序
                   提出先行组织者—逐步分化—综合贯通。

                   (十一)合作学习模式
                   它是一种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小组取得的成绩

               与个体的表现是紧密联系的。约翰逊(D.W.Johnson,1989)认为合作式学
               习必须具备五大要素:①个体积极的相互依靠,②个体有直接的交流,③个
               体必须都掌握给小组的材料,④个体具备协作技巧,⑤群体策略。合作式学
               习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思维能力和动作技能,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包

               容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课堂里的合作有四点不足之处:首先,如果学得慢的学生需要学得快的

               学生的帮助,那么对于学得快的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就得放慢学习进度,
               影响自身发展。其次,能力强的学生有可能支配能力差或沉默寡言的学生,
               使后者更加退缩,前者反而更加不动脑筋。再次,合作容易忽视个别差异,
               影响对合作感到不自然的学生的学习进步。最后,小组的成就过多依靠个体

               的成就,一旦有个体因为能力不足或不感兴趣,则会导致合作失败。

                                                                                   47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