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P. 71

第二章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英语教学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英语教学研究

                   (一)运用信息技术,营造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学习环境与文本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较大
               差别,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异国的文化氛围,致使他们遇到与其相同场合下的

               现实问题时常常显得束手无策。而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形具备、动静
               结合等特点,它可以将英语教材中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在
               学生面前,从而为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语言文化环境。
                   比如,在学习“Around the trip”这模块时,我就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

               现了大量有关英国风景、自然、文化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并附上简单的英
               文介绍和说明。在学生观看课件时,配以课文听力,这样,我们就为学生营
               造了一种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学生仿佛真的来到了澳大利亚,在学习新知

               识的同时也了解了文章大意。同时也因为信息技术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唤起
               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尽管英语是一门语言性质学科,但英语教材中某些概念和知识点学生易
               混淆且不易理解,这时我们就可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制作出能够分解重
               点、简化难点的教学课件,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形象简单化,拉近学生与客观

               事物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感性认识。
                   比如,在学习 in,on,under,behind,front 等这些英语介词时,如果
               我们只是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解释这些介词的含义和用法,这对还是以形象思
               维为主的初中学生来讲,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于是,笔者就运用信息技

               术制作了有关这些介词教学的课件,如教“on”这一介词时,画面显示一只
               小狗站起在桌子上,并问学生“where is the dog”. 学生回答:“it is on the
               desk.”教其他介词时,投影显示小狗和桌子位置关系相应的画面,这样,我

               们利用信息技术,在学生和单词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起到了优化教学内容、
               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良好作用。
                   (三)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模式,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如今,新课改提倡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等方式,完成任务目标。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63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