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124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音乐的句式结构往往相应成与之相对应的结构式样。

                古典诗词在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作品结构和音乐节奏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古诗
            词精炼的文字,富有节奏性的音韵,对音乐的旋律创作和节奏的处理有着直接的
            影响。长短相间的句式和字音的平仄韵律与音乐的旋律、节奏相互呼应,这些都
            是古诗词艺术歌曲音乐创作的依据。

                例如,黄自的《花非花(白居易)》,歌曲按诗词“三三、三三、七七”的
            句式做成两个大乐句的结构布局,节奏安排与诗格相切,旋律走向与音韵相依,
            在每句尾字上作适当拖腔处理,塑造出一步三叹、浅吟慢咏的古朴风味。“平仄”

            和“声韵”是歌唱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赵元任谱曲的《老天爷》,在音乐、语
            言这两个者之间进行了完美融合,他作为首屈一指的语言学家,在创作古诗词艺
            术歌曲时,注重诗词的吟诵感,他的音乐创作将旋律与语韵声调的考究、结合,
            每个字的旋律走向都精雕细琢,使音乐完美贴合诗词,演唱起来亲切自然、清新

            流畅。
                (二)诗词情境与古诗词艺术歌曲
                古诗词是以吟诵为主体的内在情绪为言说对象,且有着强烈的音乐特征。首

            先,古诗词寄无限情怀于寥寥数字之中,诗词的创作过程就是文人骚客们抒怀、
            言志的过程;其次,诗词意境是诗人展开丰富想象,对事物和情感进行上思想上
            的描绘。是由各种艺术形象和情趣引发的想象。在古典诗词中,意境是一个很重

            要的审美特征。它以含蓄、静谧的姿态蕴藏在诗词或音乐之中。因而古诗词艺术
            歌曲的音乐创作是与古典诗词中的情感、意境息息相关,紧密联系。
                诗词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音乐基调。许多古诗词艺术

            歌曲在音乐创作上与诗词情感紧密联系,例如,在节奏音型的处理上都以完全贴
            合诗词情怀为主要创作依据,比如黄自的《花非花》,每个诗句句尾字占两拍时
            值,句与句之间产生飘摇不定的感觉,尽显游离感;而林声翕的《满江红》,旋
            律以弱起开头,以附点和三连音的节奏紧随其后,在旋律描绘上,尽现豪放胸怀

            和拳拳爱国之情;青主的《大江东去》,诗词简单质朴,极富情感。根据这首词
            前后的情感变化,青主将两种不同音乐色彩的调式——五声调式和西洋大小调式
            运用其中,因此全曲前后有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他继承了传统诗词吟诵调“一字

            一音”的创作方式,使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颇有返璞归真之感。音乐旋律色彩丰
            富、极富情致,浪漫气息与民族风韵兼具。


            116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