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127
第三章 用音乐韵律领略诗词之美
组,并且就有歌曲组和朗诵组来说都是音乐专业的受试者记忆古诗词数量大于非
音乐专业。
表 3-1 不同呈现方式在不同专业的描述统计值
呈现方式 专业 均值 标准误差
非音乐专业 37.150 1.374
歌曲
音乐专业 39.100 1.374
非音乐专业 27.250 1.374
朗诵
音乐专业 28.700 1.374
表 3-2 记忆单词数量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偏η 2
呈现方式 6181.350 1 6181.350 54.544 0.000 0.493
专业 173.400 1 173.400 1.530 0.221 0.027
呈现方 3.750 1 3.750 0.033 0.856 0.001
式·专业
不同专业被试者在材料不同呈现方式情况下古诗词记忆情况进行重复测量方
差分析,结果表明,材料呈现方式 [F(1,56)=54.544,p=0.000 < 0.05)] 的主
效应显著,效应水平为 0.493,表明歌曲呈现方式对古诗词记忆水平存在显著差
异,无论是在音乐还是非音乐状态下歌曲呈现方式较朗诵更具优势。不同专业 [F
(1,56)=1.530,p=0.221 > 0.05)] 的主效应不显著,表明不同专业对古诗词记忆
不存在显著差异,即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的古诗词记忆水平差异不显著。同时,
材料呈现方式和专业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56)=0.033,p=0.856 > 0.05。
三、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表明,在古诗词不同的呈现方式下,歌曲呈现方式下所记忆的
古诗词效果要显著高于朗诵呈现方式下所记忆的古诗词效果。从不同专业在呈现
方式上的简单效应分析来看,不论是非音乐专业,还是音乐专业的受试者,歌曲
呈现方式的情况下记忆古诗词数量都要显著高于朗诵呈现方式下所记忆古诗词数
量,也就是说,在专业区分上二者没有明显的差异,都是歌曲呈现方式下记忆效
果好。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Wallace,1994),回忆表现在学习歌曲背景下
的文本的被试者最好,而不是那些以口语形式学习的参与者。无论参与者的音乐
训练水平如何,这种效果都会保持,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旋律所附加的结构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