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131

第三章  用音乐韵律领略诗词之美


                         第五节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传承思考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美学价值

                 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中国艺术歌曲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其中,古诗词艺术歌曲就是中国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内
             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诗词与音乐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一

             起,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形式。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作为艺术歌曲的重要代表,
             其在演唱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行腔、咬字、韵味、情感以及表演等方面均具有非
             常鲜明的艺术特征,这也是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与其他艺术歌曲之间的美学价值
             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美学价值的概述
                 “境”是作为审美载体而存在而,其被认为是审美主体和客体两者通过艺术
             知觉在情感和想象两者的有效推动下所产生的。根据《审美经验现象学》中对于

             艺术知觉的诠释,其认为艺术知觉根据阶段和过程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
             段,第一阶段为直接感知上的知觉,具有直接性、综合性的特点,是发生于思考
             之前的;第二个阶段为表现与想象的水平上的,主要受到审美主体所具备的审美
             经验而产生的;第三个阶段为情感拟人化。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

             的诞生是属于审美再创造的一个过程,通过将古诗词与音乐两者综合起来,两者
             之间相互融通,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灵感,赋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一定的美学
             价值。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旋律与音韵美
                 声调和音韵的变化是古诗词的重要特点,两者变化充分体现了声情和文情两
             者之间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无论古诗词属于词曲创作而生的,抑或者是口头上进
             行演唱,这是古诗词特有的原则。通过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进行分
             析,可知大部分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主要是以抒情的方式进行表达,旋律较为跌宕

             起伏,无论是声调或者是音韵均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变化,充分展现出独特的音韵
             美。例如,以“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为例,该古诗词艺术歌曲主要由两个乐章所构成,前面一个乐章主要采用了平韵,
             两个乐章所体现出的声韵规律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旋律朝着高潮化的方向


                                                                                    123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