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125
第三章 用音乐韵律领略诗词之美
总的来说,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离不开古典诗词本身的一些特点,也离不
开古典诗词中诗人想表达的各种情怀与意境。缺失任何一点,都失了古典诗词本
身所蕴含的艺术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诞生,是音乐与文字艺术的结合,且创作
多以诗词的本体、情境——诗词吟诵特征这个角度为基本立足点。由此可见,吟
诵特征与古诗词艺术歌曲紧密相连,而且在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中的体现是多方
面的。
第三节 音乐对古诗词记忆效果影响研究
在书面语还没有普及之前,吟游诗人在各地旅行时,会吟唱他们的文化故
事。前文化社会依赖于歌曲和诗歌来传达信息,也许是因为这些交流形式的节
奏结构比书面语言的形式更容易记忆(Sloboda,1985)。口头传统的残余仍然
存在,那些掌握了这种演讲技巧的人可以通过歌曲向听众讲述完整的长篇故事
(Lord,1982)。
音乐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音乐渐渐成为
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研究表明,在人们工作或学习时,喜欢播放音
乐,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进行工作或学习(Patton, Stinard, & Routh,1983)。
20 世纪 30 年代时有大量关于音乐与认知的关系的研究,在最近的十几年里,
音乐与认知理论有关的研究开始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根据文献发现,有的
研究表明,音乐能够很好地促进和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如:Chuang,2009;
Felix,1993; Hallam, Price & Katsarou 等,2002)。但也有一些有着不同的结论,
研究指出,音乐抑制阻碍了人们的认知加工水平(Fogelson,1973;Oakes &
North,2006)。到现在为止,对于音乐与认知的关系问题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尚存争议。
有大量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明,音乐对个体的言语记忆加工是有积极效应的。
Hallam 等人(2002)的研究进一步讨论了音乐对记忆回忆的影响。结果表明,
被试者在平和、镇静类音乐条件下的记忆效果要比无音乐或兴奋、激动类的音乐
条件下的回忆成绩更好。Wallace(1994)选取美国大学生作为被试群体,对他
们在不同呈现形式,相同内容的记忆水平进行测试。把被试者随机分配到歌曲、
朗读两种条件下,进行文本记忆,记录了被试者在记忆文本的第 1、3、5 遍的记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