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138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等。所以,音乐欣赏的重要通道是借助于音乐听觉的情感体验。从音乐欣赏的心
理因素来看,欣赏是接受环节,它不是以表演或为获得某种具体成果为目的,而
是聆听者结合自己的主观经验,通过内心听觉引起回忆、想象及联想等,丰富自
己从欣赏音乐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这也是通过音乐听觉能力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
作的行为。根据人对音乐感知能力的认识规律,音乐听觉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 敏锐的音响感知能力
音响感知是指通过音乐欣赏者的听觉而获得的对音乐音响及结构形式完整的
接受。在音乐欣赏的感知活动中,音响感知是整个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音乐
欣赏中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系都以音响感知为基本,如果离开了对音乐音响及
其结构形式的感知,就谈不上对音乐作品的进一步欣赏。音乐作品的实际音响是
以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诸要素相互参与、相互合作,经人为的艺术加工而形
成的“声音工艺品”,我们的耳朵可以直接感觉到,但我们的耳朵必须是经过训
练且能分辨音乐的耳朵,否则,就难以接受、理解这种音响外层的“工艺品”。
具体说来,音乐音响的感知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音乐音响的辨别能力
这是指对音乐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能力,如果欣赏
者具备了对这些音乐要素的辨别力,也就具备了音响感知的基础。《淮南子》中
就曾记载,“六律具存而莫能听者,无师旷之耳也。”“师旷之耳”就是能辨别
音响的耳朵。如果一个人 2/4 拍和 3/4 拍子都分不清,他就很难分辨出进行曲和
圆舞曲的不同音响效果;如果欣赏者对各种乐器的音色缺乏辨别力,那就会影响
他对于管弦乐作品的欣赏。因此,培养对音乐的辨别力,对音响感知具有首要意义。
(2)对音乐音响的感受能力
音乐音响的感受力包括旋律感、节奏感、多声部的音乐感以及对乐曲结构的
整体感知等几个方面。其中旋律感主要是对不同旋律的特点进行感受,并由此达
到对旋律美以及对其中蕴含的感情内容的体验。节奏感决定着音乐的表情性质和
风格特征,要获得音乐的美感,就必须培养起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多声部音乐手
法广泛应用于合唱、键盘音乐、管弦音乐领域,只有具备多声部音乐感,才能懂
得各声部的组合和音乐的和声效果。对乐曲结构形式的整体认知是把音乐的各种
要素合成至完整的乐曲的感知活动,实现完美的音乐感知。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