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143
第四章 音乐教育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研究
(三)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学创新与实践
大学音乐课是以高校教学课程标准为基础,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
实职业教育 20 条的要求,旨在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深
化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加强艺术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等职业教育音
乐鉴赏课教学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手段,研究音乐鉴赏课的创新与实践是
时代发展的要求。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所塑造的听觉形象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
会现实生活,使欣赏者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的一种艺术。
音乐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从音乐风格特点上分为古典音
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音乐具有抽象性,
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东方以中国汉族音乐为首的中国
古代理论基础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声音阶为主。西
方音乐的沿革是指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中世纪时期的音乐、文艺复兴时期
的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新世纪音乐。音乐
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学音乐教学中的鉴
赏课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
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加强音乐教育,是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弘扬音
乐艺术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采用积极有
效的方法进行教学,成为教师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研究学生容易接受的音乐
素材,对课堂教学形成积极的响应,才能达到音乐陶冶情操、塑造情感思想的目
的。运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展现音乐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知识,
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可以将视觉很好地与听觉完美结合,了解音乐背后的
故事以及深刻含义,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
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讲述音乐的来源,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和背景故事,
让学生们首先对这段音乐感兴趣,再结合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去感受这段音乐,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命运》这首音乐,教师首先介绍音乐产生的背景环
境和音乐内涵,再借助多媒体播放,通过画面、色彩、音乐,让学生在教室就能
感受到这首音乐的跌宕起伏的气势。对学生来说,这种方式更有吸引力。
完善教学课程设计,实现鉴赏课教学目标。大学学校教师要想通过完善教学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