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145
第四章 音乐教育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研究
三、音乐鉴赏 MOOC 建设
自从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 MOOC)这一“舶来品”
被成功移植到我国的教育课程中,便以其多元化的资源、便捷运用方式和宽广的
受众面等明显优势受到推崇。MOOC 不仅使教学时空得到了拓展,教学吸引力
增强,学习者的能动性和灵活性得到激发,还扩大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受益面,在
教学模式的创新及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音乐鉴赏类课
程在培养综合性人才和传承音乐文化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音乐 MOOC 对
全球音乐教育教学产生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也已不言而喻。
(一)音乐 MOOC 现状
1. 精品资源少,课程建设有待提高。
现阶段,我国的音乐类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都相对较少,
截至 2015 年 7 月 23 日,爱课程网站正式上线发布了《走进交响音乐的世界》
(何平)、《中国音乐十讲》(安宁)等 12 门音乐类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和《音
乐教育基础》(谢嘉幸)、《世界民族音乐》(王耀华)等 8 门音乐类国家精品
资源共享课。这些课程都已经具备了 MOOC 的特征,但整体上音乐 MOOC 课程
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课程开设类型不全、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吸引力不
够,课程内容及呈现方式都难以使大规模在线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多样化需求得到
满足。
2. 学习平台不完善
当前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教育机构等推出的典型 MOOC 平台都具备了
支持课程运行、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功能,也具有联盟性、混合性、互动性和创新
性等个性化特点。但针对艺术教育而言,MOOC 平台本土化普及化依然是一项
十分迫切的重要工作和任务。目前这些平台提供的教学交互模块功能相对有限,
手段较为单一,其海量学习数据的分析能力薄弱,平台的稳定性差。各平台自成
体系,虽然界面功能不尽相同,但微课视频、文档、课堂测验、讨论、考试等是
各平台的基本模块,学生参与的活动设计较少。而音乐课程必须要求学生的参与
互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音乐课程单一、上线课程少、利用率低等状况各平
台普遍存在。
3. 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音乐鉴赏 MOOC 在微课制作、音像资源建设、团队组织、教学互动等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