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4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154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国春秋战国时代,先贤们为培养经国济世的人才,向门徒们传授礼、乐、射、御、
书、数“六艺”,将艺术教育与国家栋梁之才的培养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构筑了
“人文体系”的教育体制。
美育传播美的知识,并用美的事物陶冶人的心灵。美育的意义在于完善人的
知识结构,培养人的爱美情感和审美鉴赏能力,以及追求美的精神和按照美的规
律进行创造的自觉,从而提升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从历史上看,社会
生活的娱乐性要求越高,技能或技艺教育的份额越有可能超越社会人文教育的份
额。但国家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应主动追求理性的教育法则,当社会文化更趋
开放性质的时候,高等教育应首先谋求能够培养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具有道德
伦理规范的,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人教”体制是为正途。21 世纪高素质的本
科人才首先应当是人格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
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
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
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
力。”“坚持德育优先。……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坚
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民族文化自有其特定的文化结构与文化模式,
民族文化可投射在民族人格之上。而如何提升国民个人的整体素质的问题,业已
成为我国当前经济文化迅猛发展之社会现实生活中最需迫切解决的教育问题。为
培养建设中华民族的合格人才、民族文化人才、民族高素质人才,高校应踏实开
展传统音乐的素质教育。
2. 有助于具有民族文化品格的社会主义高等音乐教育体系的构筑
近现代中国所引进的欧洲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使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走上了
系统化、规范化的教育道路。通过近现代中国学校音乐教育途径,中国自主培养
了大批的优秀音乐人才,他们在诸多国际专业竞赛与音乐文化交流当中为祖国争
得了荣誉。
近现代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所引进的西洋近现代音乐体系,开拓了中国人的音
乐视野,促进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中国近现代新音乐文化的诞生,整体上
推进了现代中国音乐的发展。但正因为当年拿来之急迫,“欧洲音乐中心论”的
影响后患极大。全面以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所开展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忽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