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47
第一章 美学与美育
命后,社会美育和高校美育分别担负起各自的职责,形成良好的社会美育氛围。
我国可以取其精华,为建立适合当下社会需要的美育环境进行借鉴。因此美育在
新时代通过以美育人的作用,提升人们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的必由之路。
(三)高校美育教育相关程度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育在整个教育环节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稳固,高校已经成
为美育教育普及“真、善、美”的主要场所。1988 年国家颁布的美育政策涉及
从 1991 年到 2000 年间高校美育教育的发展规划。2009 年教育部召开了关于高
校美育教育教材改编与课程设计的研讨会,重视高校的美育教育。2015 年中共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明确指出美育教育的基础地位。2020 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将美育变为硬指
标,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再次强调艺术不再是“兴趣课”,而是学生必学的“必修
课”,将美育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衡量指标。我国美育教育水平已经由原来
的复苏过程进入到发展过程,美育教育正在走向成熟。
二、我国高校美育教育生态存在的问题
(一)美育教育投入不均衡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美育教育资源投入不均衡。我国东部地
区经济发展迅速,在美育教育上投入较多,能够吸纳更多的先进美育教育理念,
导致了东西地区在美育教育上投入不均衡;我国南北地区由于产业结构不同,南
方以第三产业和轻工业为主,需要综合型人才,而北方以重工业为主,需要专业
型人才,导致了南北方在美育教育投入不均衡。由此可见,在美育教育上还存在
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
(二)美育教育认识不充分
由于我国美育教育是从艺术教育开始,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人会用狭隘的眼光
看待美育教育。很多高校在美育教育上墨守成规,忽视了美育教育的广泛性和普
遍性,始终局限于艺术教育的困境中。胡玉芝研究认为“高校存在概念混淆,替
代产品占主体。对于高校美育教育,大多数学校的做法是以部分学生的艺术教育
和艺术技能教育代替美育教育”。由于对美育教育认识不够充分,高校普遍将美
育教育作为一种体验教育,而不是将美育教育作为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完善自我
的一个途径。艺术教育只是美育教育的基础,高校不应过于保守,始终停留在较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