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50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第四节  音乐审美教育理论基础



                一、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在人的意识形态领域起着重要的建设作用。如

            同政治、科学、宗教、文学道德一样是一种意识形态,音乐审美教育是审美意识
            形态的重要表现,意识形态作为一种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上层建筑形式,是人类了

            解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形成的一种非功利性的、形象的
            和情感的关系状态。音乐审美教育的意识形态具有三个基本的表现特征:即它的

            形成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作为基础;音乐审美教育的意识形态是系统化、整体性的
            教育体系;音乐审美教育的意识形态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代表着整个群
            体的利益。音乐是美的艺术、美的外化和美的最高表现形式,在音乐艺术王国领

            域中,声音作为最能表现美学特质和最具有美学艺术感染力的表现形式占据音乐
            艺术的主导地位,音乐艺术是一种听觉性艺术,学习音乐需要将听觉器官充分调

            动起来,从而培养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所以,大众要体会音乐、感受音乐的美,
            可以从听觉上深刻感受音乐的审美形态,音乐审美意识形态带有一定的隐蔽性,
            这需要听众从具体的音乐现象和音乐行为中进行概括。

                第二,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阐述审美教育中

            的德育功能首先需要弄清楚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内容,思想道德教育包括
            人的品质、价值观、法律、心理等健康教育,而审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音乐感
            知、音乐欣赏、节奏把握等内容。虽然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娱乐性很强的

            艺术表现形式,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音乐对于开发学生的
            思维、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在艺术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中,审美是其外在表现形式,丰富的思想品德
            教育是本质要求和根本灵魂,音乐教育本身是一种情感类的教育,人们在创作、
            演奏、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本身受到音乐的一种教化功能,自身的品格和情

            感体验也会富于变化,比如学生可以用眼睛和耳朵体察生活中的苦与乐、培养对
            生活的热爱之情、体察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自觉地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在

            欣赏《黄河大合唱》这首音乐作品时,听众能够深切地感受对祖国浓浓的热爱之


            42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