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52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必须竭尽全力构建师生通力合作、学生自由成长的人文环境,让师生在日常交流

            中沟通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音乐审美教育的教学任务。这就需要师生在不断
            的对话与交流中重构音乐审美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师生共同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展开:一是营造师生之间浓厚的信任氛围。只有教师和学生相互信任,审美教

            育才能有情感和信念的支撑,只有在信任的文化氛围中合作,教师才能进一步了
            解学生想什么,从而更好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师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理解、
            相互作用,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在互动中实现知识,与成长的有效融合,使学生

            在不同的思想碰撞中增强参与意识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二是营造良好的外部
            环境,为构建师生共同提供体充足的人力、物力支撑,实施人本管理的教学学习
            制度、多元的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从而构建音乐审美教育师生发展的共同体。

                第二,在对话与交往中提升音乐人才的审美能力。音乐对话交往教育论主要
            以交往理论的主体间性、理解、对话、生活世界这几个核心思想来关照音乐审美

            教育,认为音乐教育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对话与理解的过程,音乐教育的意义在世
            界生活中生成与发展。对话与交往这两个词有不同的深刻含义,对话是高校开展
            音乐教学最主要的方式,以对话为形式的音乐审美教学不仅要求有重要的理论基

            础,更要有很强的实践性,对话是两个甚至更多的主体之间深入的接触、交流、
            谈判、合作,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交往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人不能在脱离与

            社会的交往中独自存活,一旦放弃交往,人的生命就终结了。交往是生存在社会
            中的每个个体的本性和本能需要,是人的一项自由权利。在师生的对话与交往中,
            通过师生的深入交流对话可以使学生尊重音乐审美教育的艺术特质和独特的艺术

            表现形式,唤起对音乐的认同感、归属感,尊重音乐、尊重艺术、尊重审美,可
            以使学生展现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崇高的精神追求。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将音乐
            教育的理念贯穿其中,使感性与理性镶嵌融合,使学生在音乐教育中接受教化、

            陶冶身心、健全心灵。音乐审美教育作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志,其
            中的审美教育远远超出了美的本质要求,它将全面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
            展和自我提升。










            44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