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68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升审美体验的同时,使儿童的心理得到安抚,让他们忘却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各种
            缺陷,以内心的纯净和高尚来追求全新的人生。同时,音乐也可以成为儿童的知

            心朋友,当学生建立起对音乐的兴趣之后,自身的道德观念、思想情操、情感世
            界等方面都会得到净化与美化,这对于健康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3. 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开启特校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特校儿童虽然在身体层面存在一定障碍,但基于代偿性原则,在联想力、创

            造力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应注重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将儿童在这一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放大。音乐课在帮助儿童认识世界的同时,也进
            一步丰富了他们原有的知识体系,此外,他们在审美感官、情感体验、想象、思

            维等方面的智能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样一来,儿童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抽象思
            维能力进一步活跃,想象力、记忆力以及注意力等多种能力都会得到显著提升。
            作为一门灵性的艺术,学生通过接受音乐教育,弥补科学、文字水平方面的不足,
            而这一过程,对于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4. 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提高特校儿童的其他素养
                在当今教育背景下,多种学科深度融合已逐渐成为大势所趋,因此,音乐教
            学过程中也会或多或少地涉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内容、原理、方式方法等,
            而借助这些,可以有效促进特校儿童其他素养的提升,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如很

            多歌曲中极富文学性、历史性的歌词,通过学习,对于学生文学思维的培养和历
            史兴趣的激发都具有促进作用。此外,音乐教学过程中所借鉴的理工学科的方式
            方法,对于学生抽象思维的提升、科学方法论的构建等都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音乐美育的特色



                一、音乐美育的概述

                (一)音乐美育的界定
                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指的是在培养过程中让受教育者通过感
            受、体验来提高审美水平,并拥有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在西方,美育最早出
            现在 18 世纪 50 年代,在中国则最早由蔡元培提出其定义,现今,美育已成为素

            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方面在于其通过一种自由的形态来陶
            冶人的情操,且能够同知识、技术等教育内容统一起来,让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


            60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