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82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以音乐美感染学生,并在听觉上循序渐进地引导其产生兴趣,通过不断变化的教

            学手段,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心态来感受音乐、探索音乐,让他们带着热
            情、饱满的心情去感悟音乐,进而让他们拥有积极乐观的音乐审美情趣。音乐的
            情感,是指人们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心理变化和持有态度的反应。音乐情
            感,是人们在某种具体的音响作用下所产生的内在体验,这种体验伴随着音乐审

            美活动,激发个体在特定的条件下达到情感共鸣并渲染出特有的情绪活动。人们
            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而音乐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拥有着强烈的情感渲染力。
            情感体验亦即是在人们对音乐的感受程度和自身需要达到协调一致后而迸发出的

            诸如兴趣、爱好、愉快等积极的感觉;然而在人们对音乐的感受程度不能很好地
            和自身的需要实现相互关联之时,随即也就生成了有如愤怒、厌恶等消极的情感
            体验。总体看来,人们的精神在风格迥异的音乐刺激下会形成不一样的效果,这
            对于养成自身的个性品格和精神气质来说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所以,这就更要

            求我们教师要以积极、健康、优秀的音乐作品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让他们
            逐渐培养出高尚、文明的情操。音乐的感知音乐感知是囊括人们对音乐感觉与知
            觉的总和,是人们在从事音乐审美活动的过程中,对固有现象的感知。经心理学

            家研究得知,感知是高于感觉的感性印象,是人们对客体表层现象背后的深层次
            内涵的整体反映,同时也是我们感觉器官直接地作用于客体事物的整体反映的总
            和。可以说,对音乐作品中美的感知是人们最初了解音乐的出发点,也是进一步

            获取美感体验的基础,学生通过审美感知,可以形成一系列诸如审美理想、审美
            情趣、审美观念等思想,以至最终升华到对美的创造上来。基于音乐感知包含了
            学生对音乐要素和整体层面上的感知能力,所以我们教师的重中之重则是努力培

            养出学生对音乐节奏、力度、音色、旋律、和声、风格、体裁等基本要素的感受
            辨认以及自身对音乐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将自己置身于音乐本身的审美情感。因
            此,学习音乐的根基就是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程度,这也正是他们从中获取音乐美
            感并乐在其中的源泉。

                (五)音乐审美教育的特性
                “音乐审美教育指以音乐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以促
            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善的社会实践活动。音乐审美教育具有美育的功能,这

            是由音乐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音乐的节奏、音色、调式、曲式、力度等能够表
            达人类的情感,同时,音乐的这些要素通过构成音乐形象使人们在情感上引起激


            74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