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85

第二章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研究


             的提法”,并指出“将音乐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观应该兼容和超越“以审美为

             核心”的音乐教育观念。年,一位音乐学者发表署名文章,认为以音乐审美为核
             心的理念已经“过时”,“其认识论基础是反历史的”(载《中国音乐》年第四
             期)。为此,专家课题组于年月在青岛大学就这一学术问题召开了专题研讨会。
             与会修订组成员及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均不赞同批评者的观点,具体原因如下:

             批评者没有正确理解“音乐审美”的内涵;文化认知”或“多元音乐文化认知”
             是音乐艺术人文本性的体现,亦是音乐教育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国家教育
             法规文件性质的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必然是自身教育文化传统,以及本学科学

             术理论精华的历史积淀;“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已在音乐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得到广大教师认同,并有益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无需更改。笔者认为“以审
             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对音乐的热
             爱和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加深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

             好态度,进而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而以审美为核心
             的音乐教育形式恰恰可以突显出艺术的教育功能,因此具有积极的因素。学生可
             以通过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来不断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并逐步培养对音乐的审美认

             识,进而促进自身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作为主流意识形态领域里对音乐内容
             现实性因素的肯定,这就必然使得在教师的队伍之中深深植入了以审美为核心的
             音乐教育理念,同时也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当中具备了相应的感受音乐、欣

             赏音乐以及表现音乐的能力。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重视了
             音乐本身的教化功能,而并不是单纯地站在审美的角度去树立音乐的理论基础。
             学生在审美作用的带动下,可以更好地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民族音乐,还可以更

             为广泛地了解国外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在此基础上来不断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
             能够把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融入中小学音乐教育当中,突出音乐这一学
             科所特有的功效。虽然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反对纯粹审美这一实质性的
             音乐教育哲学,但其始终却是一种本质主义的哲学理念,而以帝美为核心的普遍

             性观念恰恰也是一种本质的理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论
             提供了强有力的现代性哲学语境。因此,中国当前的音乐教存模式就仍然是在以
             审美为核心的理念下前进与发展,而且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可以有效地培养

             学生对审美的感受能力,并能够通过一定量的积累来获取感性的审美经验,在这
             一方面,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达到了出乎意料的一致性。以审


                                                                                     77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