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86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是在注重培养学生对基础音乐知识和基本音乐技能的掌握之
上展开的,而并不是一味的所谓审“美”的教育,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共处意识,
达到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使学生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实施
(一)教学环境的审美性
“环境是指围绕在周围并给人以各种影响的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
会环境教育学所使用的环境概念,是指对素质产生影响的后天因索,特别是指那
些自发的、无计划的影响,以便与那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相区别,以利
于探讨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音乐课堂的教学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向审美的主体
传递音乐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可以说是在通过自身对环境的不停探索的过
程中才得以逐步建立起来的,要想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艺术作品中去感受作
者所要表达的那种感性的、具体的思想感情的话,就要让其首先融入周边整体的
艺术氛围中,从恰当的环境里来更好地体验艺术作品所传达出的内涵感受。所以,
教师在教学实践一开始就要给学生一个恰如其分的音乐教学环境,并创设与教学
内容相吻合的情境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自身所拥有的知识性以及审美性,运
用教学语言去形象地描述音乐作品,改变教学环境中对音画光线的调节,加入教
学实践中生活元素与学生表演情节的创设,在不经意间将所需传授的音乐作品的
思想和情感色彩客观地教授给学生,使其对音乐作品产生间接的审美。我们可以
拿歌曲《过新年》来举个例子,在教师教授《过新年》这节课时,可以在教室内
粘贴新春对联、悬挂灯笼,并在窗户上贴上窗花、“福”字等富有节日气息的物
品,来渲染教室内的气氛,把教室构造成一个极富有过年气氛的教学环境;当学
生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教师可适时播放一些诸如《新年好》或《步步高》等音
乐作为背景。这样一来,当教师在课堂讲解和描述时,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教
师创设出来的诸如音响、节奏和旋律等外在特征所刺激,学生本身也就会产生相
应的感觉和情感了。而学生在整个课堂上所表现出的投入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
也会反过来作用到课堂教学上来,使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有利顺畅地进行
了。学生用感官接触来感受环境的作用效果,体会出音乐作品中所要传达的愉悦
或是悲伤的情绪,辨别出音乐作品中音的高低、强弱及变化的差别,可以达到传
递音乐美的效果。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