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91
第二章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研究
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开设
一些艺术特长班,对学生学习音乐来说真可谓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音乐可以
说是一门特殊的、富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组织开展各项音
乐活动的时候既要考虑到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同时又要从学生的角度入手,紧密
联系学生的实际状况,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有效地在中小
学开展音乐课外活动,不仅能够有力培养学生产生对音乐的浓郁兴趣,激发学生
对音乐的求知欲望,还能够充分展现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特长和才技,同时又可
以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力开发和
利用音乐课外活动,使之走上一条模式化道路并形成一种富有各学校特色的校园
音乐文化,可以说是我们每名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节 音乐审美教育的展望
一、音乐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音乐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充分肯定新课标成绩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对其中还不够完善、
有待改进的地方提出了中肯而有益的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
面:将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割裂开来;过于注重课堂教
学形式,不管教学内容和课程类型;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的实现,时常存
在贴标签式的简单化倾向;滥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原本的动人与传情的
音乐基本功被边缘化等等。笔者在综合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大体就以下四个方面
加以阐述。
(一)音乐双基与音乐审美体验问题
新课标中“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
学习音乐的兴趣。近些年来,教师也同样在音乐课堂的活动和设计上,体现出了
这一价值理念,并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参与音乐学习和探索的热情。但部分
教师由于过分强调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而忽视了“双基”能力的灌输和讲解,致
使一些形式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成为课堂教学当中的新时尚,而这些看似“热闹”
的活动因其教学目标不突出、不明确,导致了学生在忙碌完一堂音乐课后并未能
获得应有的“双基”能力,教学内容也就失去了重心。可以说,在一堂没有了以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