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94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何把握好课堂的音乐性问题,以及如何使课堂的教学不会偏离课程主题的教育问

            题。要想使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模式向抽象的逻辑思维模式过渡阶段的中小学
            生能够真正理解音乐的话,就必须要根据他们这一阶段的思维特点,通过运用灵
            活生动的画面、有趣丰富的故事情节以及简短有力的启发性谈话等方式,让学生
            在优美的旋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尽情体验乐曲所带来的美感,通过相

            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共同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作品,描绘出符合他们那个
            年龄段所看到和展望的美好画面。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陶
            冶情操,做到以乐怡性,培养良好的音乐素质,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欣赏、体会

            和感受音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起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三)音乐教师的审美规范问题
                随着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音乐课堂
            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可以说也是更为标准与严格。“音乐审美教育中的审美活

            动与一般审美活动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教师在审美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
            的。音乐审美教育是由学生、教师和音乐三者组成的统一体。其中,教师是整个
            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促进者,是沟通学生和音乐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和桥梁。所

            以,音乐教师的审美品格与素养至关重要,将直接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
            和审美能力产生影响。”因此,音乐教师应具有扎实、广博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技
            能,而这也恰恰是音乐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新课标中明确强调了“以审美为核

            心”“提倡学科综合”“面向全体学生”等一些新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音
            乐教师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自己,而我们所要面临的音乐教学也越来
            越趋于生动化、多样化以及丰富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不断地更新,课堂教

            学内容应不断拓展。但是纵观我国当前教师队伍,有关审美规范方面还是存在着
            一些不容乐观的景象。作为以听觉艺术为主的音乐课堂,要围绕着学生的听觉体
            验进行展开,而部分教师却以语言的解释代替了学生在听觉上的感受。“音乐是
            听觉的艺术,它凭借着声音,首先对人们的听觉起作用,因此音乐首先应当悦耳

            动听。不能使人喜听乐闻的音乐,很难发挥音乐的作用。教师应把更多的空间留
            给学生去尽情聆听音乐,培养其从真实的音乐声中去感悟音乐的真谛。教师一定
            不要只将课堂教学停留在对乐谱的感性认识阶段,而是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获取

            对音乐感知的能力,用音乐代替语一言,将学生置身于音乐的环境中去教学。在
            鉴赏和感受音乐上,教师一方面要熟练掌握旋律、节奏、和声、速度、织体等音


            86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